欢迎来到青岛科大国家科技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高校是人才招引的重要阵地

高校是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也是人才战略的核心。一般而言,产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企业,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从系统的观点看,大学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一批高水平大学的支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山东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都是我省深刻认识高校在人才培养、聚集和创新上不可替代作用的充分体现。山东要实现新一轮崛起,建设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拥有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汇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队伍,贡献各学科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高水平大学越多,就越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吸引的优秀生源越多,将来留下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就越多,由此形成良性、可持续的人才源,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的“马太效应”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人才竞争力,地区亦然。纵观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越多的国家,科技人才越多,国家竞争力越强,经济也越发达。从国内看,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都把办好高水平大学作为实现区域跨越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举措。高水平大学越多,就越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吸引的优秀生源越多,将来留下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就越多,由此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人才源,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的“马太效应”。


目前,山东高校数量虽然位居全国前列,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山东现有普通高校145所,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江苏的167所、广东的151所。但从“双一流”高校数量看,江苏共有15所,广东5所,山东只有3所。这一数量上的差距,反映的是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差距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差距。此外,2016年山东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58.02万人,位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8%,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这一培养规模和对高水平大学的迫切需求,与高水平大学数量少、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山东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是,山东对高等教育长期投入不足,日积月累导致了整体竞争力不足。据统计,至少十年以上,山东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在全国位居倒数第3-5位。


为缩小与江苏、广东等地区的差距,山东近年来加快了科技、教育资源的整合步伐,除整合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成立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整合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外,还将省内燃机研究所并入山东交通学院,省化工研究院并入青岛科技大学,优化了我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也更加突出了高等学校在山东创新体系当中的地位。另外,进入“十三五”以来,省财政筹集50亿元专项经费,立项支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这些重要举措,都显示了山东推动高等教育奋起追赶的决心。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远远不够,如近期深圳再次发力,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山东应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下决心拿出与山东经济地位相称的财力来支持大学发展,支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为山东培养和留下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山东高等教育打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各种“帽子”人才,主流阵地就在高校。发挥高校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集,一方面要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要靠灵活的体制机制


高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人才聚集地。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各种“帽子”人才,主流阵地就在高校,因此大学的高度往往就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高度。发挥高校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洼地效应,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集,除了教育投入外,还要搞活高等学校的人才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山东要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科技强省,必须实行更加积极、灵活、开放的人才政策。


2003年以来,山东实施了“泰山学者”等系列人才工程,延揽了一批学术精英,带出了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了一批强势学科,造就了一批领军人才。但在此过程中,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也暴露出来。如长期以来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的用人编制控制过严,对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管控过紧等。山东省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控制在50%以下,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控制在14%以下。而浙江、广东等省份对于此类高校的高级职称比例一般控制在60%左右,正高级职称人员则将近20%。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比例控制更加宽松,高级职称比例往往达到70%左右。山东较低的高级职称人员控制比例,形成了事实上的“职称壁垒”,限制了高校引进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从2017年开始,国内一些城市推出了“送户口”“送房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措施吸引人才;2018年伊始,连大力控制人口规模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开始推出针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办法。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高校岗位总量不再与人员控制总量硬性挂钩,而以“生员比”这一指标来确定,并提高了高级岗位设置比例,这一重要举措反映了山东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松绑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此外,我们在引才上还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模式,鼓励和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山东高校短期或长期工作,就地参与创新创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为山东的今天留住人才,为山东的明天储备人才。


可借鉴美国高科技产业带“128公路”、硅谷或国内广深经济带模式等发展经验,依托高校建立和发展一批大学科技园区,同时整合全省创新资源,建立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科研平台和运行机制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流阵地,近年来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70%以上来自于大学,说明从基础研究出发产生的科研成果主要来自大学。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看,大学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原发地、创新体、基础源。当前,山东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与美、英、日等科技强国相比,中国缺乏在高科技领域的原创性成果。与苏浙粤等发达省份相比,山东也面临同样问题。我国很多高新技术要从国外引进,而山东80%以上的技术是从省外、境外引进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及时调整发展理念,抓住了“互联网+”等科技创新的风口,释放了科技创新的红利,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迅速优化和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搭上了经济浴火重生的头班车;而山东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较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深刻、顺应不及时、把握不坚决,错失了发展先机,导致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的“心头之痛”始终难以根除。


因此,山东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繁重,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和完成的。但是,越是繁重就越要保持定力,要下定决心从源头创新解决。从长远看,无论是传统动能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动能的形成,都取决于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而决定科技研发高度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也正是高校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2016年,山东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科技奖励,囊括了省自然科学技术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一等奖,获奖数量分别占总数的72.7%和75%,从侧面反映了高等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因此,抓住了高等学校,就抓住了“创新”这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


山东可以学习借鉴美国高科技产业带“128公路”、硅谷或国内广深经济带模式等发展经验,依托高校建立和发展一批大学科技园区。同时,在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占据先发优势的引领性战略制高点,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依托相关领域最有优势的高等学校,整合全省创新资源,建立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科研平台和运行机制,实现高等学校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格局。此外,要在政策设计上为“四新四化”产业的崛起创造条件,推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高校汇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舞台,共同构筑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与制度框架。